牛喜欢吃的草有象草、狗尾草、紫花苜蓿、黑麦草、皇竹草、墨西哥玉米草等品种。1、象草:柔软多汁,适口性好,利用率和营养价值较高,每年可收割6-8次,鲜草的年产量一般为75-150吨左右/公顷。2、狗尾草:株高10-100厘米左右,茎秆直立或基部膝曲,种植后每年可收割3-4次,亩产量可达到4-7吨左右。3、紫花苜蓿:株高30-100厘米左右,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,种植后每年可收割3-4次。

牛喜欢吃的草有哪些

一、牛喜欢吃的草有哪些

1、象草

(1)该品种是禾本科、多年生(丛生)大型草本植物,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以及抗土壤酸性能力,可在沙土、粘土中生长,其茎秆较直立,高2-4米左右,节上光滑或具毛,花序基部密生柔毛。

(2)该品种的营养价值较高,特点为柔软多汁、适口性好、利用率高,每年可收割6-8次,每公顷年产鲜草75-150吨左右。

2、狗尾草

(1)该品种是旱地中常见的一种杂草,大多生长在海拔为4000米以下的荒野、道路旁,其根部呈须状,具有支持根,植株高大,茎秆直立或基部膝曲(基部径为3-7毫米左右),高度约为10-100厘米左右。

(2)该品种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温带、暖温带地区,现已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、亚热带地区,其特点为耐旱、耐寒、耐湿、耐阴、耐践踏等。

(3)该品种在疏松肥沃、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、粘壤土中生长良好,种植时可在4-6月份播种,种植后可放牧也可收割,每年可收割3-4次,产量可达到4-7吨/亩。

3、紫花苜蓿

(1)该品种为豆科、苜蓿属植物,也是一种多年生牧草,其株高约为30-100厘米左右,富含蛋白质、多种维生素,具有“牧草之王”的称号。

(2)该品种适合种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,3-5月份可进行春播,8-9月份可进行秋播,种植后每年可收割3-4次,鲜草产量可达到4000-8000公斤/亩,干草产量可达到1200-2400公斤/亩。

4、黑麦草

(1)该品种属于多年生植物,喜欢温凉、湿润的气候,适合在夏季凉爽、冬季不会过于寒冷的地方生长,其耐寒性、耐热性较差,而且不耐阴,环境适宜时可生长2年以上。

(2)该品种株高30-90厘米左右,叶舌长2毫米左右,叶片为线形,长5-20厘米左右、宽3-6毫米左右,具有微毛(有时具有叶耳),基部节上生根质软。

(3)该品种比较耐湿,在年降水量达到500-1500毫米地方都能生长(适宜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),但排水不良、地下水位过高的地方不利于生长。光照强、日照短、温度较低时有利于植株分蘖,温度过高时会停止分蘖,或中途死亡。

(4)该品种可以利用种子进行繁殖,3-4月份为春播时间,9-10月份为秋播时间。若秋播较早,可在入冬前收割1次,盛夏前可收割2-3次,产量可达到8000-10000公斤/亩。

5、皇竹草

(1)该品种属于禾本科、多年生(直立丛生)草本植物,其生物学特性和象草较相似,外型及生长和甘蔗相似,是典型的四碳植物。

(2)该品种株高可超过5米,地表上部植株直立丛生,生长拔高有20-30个节,节间长9-15厘米,其中下部节较长,上部节相对较短。

(3)该品种适合种植在南方大多数地区,3-6月份即可进行栽种,栽种密度为2000-3000株左右/亩。

6、墨西哥玉米草

(1)该品种从国外引进,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,也是遗传稳定的饲草新品种,其株高为3-4米左右,具有较强的分蘖和再生能力,每丛分枝可达到30-60个左右,少部分可超过90个。

(2)该品种耐热不耐寒,喜欢在温暖、湿润的环境中生长,气温为10-15℃时生长迅速,气温较高时生长缓慢。

(3)该品种可以利用种子进行繁殖,2-4月份为播种时间(种植在灌溉条件良好、土质肥沃的地方),生育期为200-235天左右,1年可收割7-9次,产量可达到5-10吨/亩。

二、牛的饲喂方法

1、饲喂

(1)根据季节的变化对饲料的投喂量、投喂频率做出适当调整,夏季是牧草的生长旺期,每天可投喂3次左右,投喂时要搭配适量的复合饲料,投喂后还要提供充足的饮用水。

(2)冬春季节,每天可投喂2次,而且要增加复合饲料的投喂量。每次投喂后都要让肉牛适当运动,以提高血液循环的速度,促进饲料消化,避免肉牛因积食而影响到生长。

(3)育肥期间,可在饲料中拌入维生素、钙元素等添加剂和微量元素,以促进生长,提高饲料的利用率。

(4)饲料中还可以适当添加一些对消化有利的药物,以提高肉牛的抗病能力,增加养殖收益。

2、管理

(1)进入夏季后,不可让肉牛受到阳光的直射,以防中暑,建议提高荫蔽度,增强舍内的通透性。

(2)及时清理水槽、食槽内的残留物,并定期用生石灰进行消毒。

(3)加强种牛的防疫工作,避免出现传染病,一旦出现传染病便会严重危害到肉牛的生长,轻则导致养殖收益降低,重则导致肉牛死亡。
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运富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运富春立场。